消费日报网讯(陈颖 记者 郑红梅)“孔叔,来一包肥料,拿回去种花生打油炒菜吃。”在藤寨供销社庄稼医院门口,松坡村村民李艳熟稔地报出采购清单。
“今年槟榔价格好,可以多收入几万块,孔叔今天的货我要赊账,等农作物收成后再付肥料钱”。从藤寨坡田村前来采购农资的村民陈明江,家里种空心菜、玉米、苦瓜,还有些槟榔和橡胶,每年需要购买2000多元肥料。
“好嘞,一包肥料100斤,60元。阿江家的赊账!”被当地人称呼为“孔叔”的老供销社人陈明孔笑呵呵地搬出肥料,如数家珍:“这一包可以种200多斤花生,榨出来的花生油淡黄透明,色泽清亮,气味芬芳,滋味可口,容易消化,适合当地人饮食需求。”
当前,海南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正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。记者在屯昌县南坤镇藤寨供销社采访时,63岁的原任藤寨供销社主任陈明孔一边娴熟的卖货,一边讲述了他们一家三代人长期扎根基层供销社服务“三农”,见证时代变迁的故事。这位199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有着接近30年党龄,退休至今仍在藤寨为农民提供农资供应服务,并免费提供施肥用药技术指导的老党员讲述的故事,宛如一部当地供销合作社曲折前进、转型发展的画卷再次呈现。
组建站点服务革命
孔叔的大伯陈文华,曾改名陈冠英,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后来逐步成长为藤寨当地党组织的领导,解放后曾任屯昌县新兴镇第一任镇长,后调到原通什市(今五指山市)一直工作到离休。
从1943年开始,孔叔的父亲陈文莲协助大伯参加革命工作,随后加入党组织。根据革命斗争形势需要,陈文莲等3人组建了藤寨供销社,利用供销合作社站点商品交易相对频繁、接触各方人员较多的机会作掩护,大力开展地下联络、送情报和送信息等工作,并克服困难筹集粮油供应琼崖纵队。
统购统销“双向进货”
解放后,陈文莲担任藤寨供销社主任。按照计划经济时期安排,供销合作社主要开展商品统购统销工作。在孔叔记忆中,那时候的父亲当起了“挑货郎”,经常挑着布匹、针线、香烟和雨伞等日用品进村销售,然后从村里收购木柴和家禽上缴国家。父亲常常对他说,供销合作社这种“双向进货”方式节约了工作量,在为农民提供生活必需品的同时,也能收回农村富余产品支援经济建设。
1977年,孔叔的哥哥陈明及加入藤寨供销社,担任门市部管理人,陈明孔协助开展工作。改革开放伊始,供销合作社负责销售农副食品,并根据当地农民需求,采购物资进行供应。当时的供销合作社仍执行统购统销政策。
“三项措施”保留阵地
陈明及于1988年担任藤寨供销社主任,直到1991年退休,根据组织安排,由陈明孔接任藤寨供销社主任。就在这几年,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,供销合作社业务受到重大冲击,但陈明及和陈明孔两兄弟在不断探索中,先后采取三项措施保留供销合作社在藤寨的为农服务阵地。
1980年代末,孔叔两兄弟探索“连销计酬”模式,取消职工工资,单位集中进货,当时藤寨供销社有30多名职工,每销售100元商品计3元报酬。第二种模式是“外出进货”,实行定额承包制,每名职工需每月定额向单位缴纳500元管理费,其它销售收入为职工所得。先后实施的这两项措施,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职工积极性,但随着周边各类小卖店、小商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供销合作社竞争压力剧增,在1990年代仍然亏本,单位职工逐步流失。孔叔召开职工会议,经大家同意决定实施第三种模式“大抽血”,把库存商品降价卖给职工,收回一定成本,艰难维持这家基层供销合作社阵地。
“四轮驱动”开创新局
多年来,乡镇基层供销社面临后续无人的窘况。正是带着一家供销社人为农服务的情怀,孔叔的侄子陈宏举于1999年加入屯昌县乌坡供销社,后调到屯昌县供销合作联社下属土产公司工作,2008年调回藤寨供销社担任统计员,领取微薄的工资。孔叔于2019年退休,根据县供销合作联社工作安排,陈宏举接任藤寨供销社主任。
在县社指导下,陈宏举自上任以来,通过铺面改造、农村综合服务社和村级供销社建设、组建庄稼医院等四项措施开创了工作新局面。首先是大力开展危房拆除改造,加强安全管理,不断想出路盘活资产,争取县政府出资,利用藤寨供销社铺面建设小型农贸市场,由供销社运营管护。同时,探索组建农村综合服务社、村级供销社,并利用现有资源组建了1家庄稼医院(屯昌县仅有2家庄稼医院),主要销售农业生产资料,在当地农作物收成季节免费提供病虫害防治等服务,覆盖藤寨1.8万多农民。
一家三代人的坚守,使供销合作社“扁担精神”“背篓精神”在当地得到继承和弘扬。供销合作社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中。